一、當前中小學班級經營與紀律的問題
1.所有教師都會面對學生行為問題
2.學生行為問題影響教學與學習效果
3.學生行為問題影響家庭與校園生活
二、處理學生行為問題的原則
1.不同區域(城市、鄉村、郊區)的學校,教師面對的問題有所區別
2.不同階段(國小、國中、高中)的學生,教師面對的問題有所區別
3.注意小問題,避免釀成大問題
4.開學的規則訂立非常重要,但切勿太嚴厲
5.處分學生要符合教育目的與比例原則
三、學生行為問題的類型
常發生且不好處理 | 不常發生又難處理 |
1.上課講話
2.不做功課 3.懶散不認真 4.說謊、欺騙 5.吵架、打架 |
1.反抗老師 2.偷東西 3.自我傷害 4.身心障礙學生行為 5.霸凌 |
四、班級經營密技1-1:暸解你的學校
在你確認學生的行為問題之前,起你務必去見校長,或是負責學生事務的學務處,以便暸解學校對於學生行為的期望如何,又處理學生問題的規定或程序如何?請你找出一些學生問題,並且區分成為二類:
一類是教師應該或必須處理的學生問題,
另一類則是教師無法處理而必須轉介給別人(如學務處或輔導室人員)的問題
四、班級經營密技1-2: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
良好的班級經營始於學生進教室之前。在開學前,務必要先整理你的教室、取得你所需要的各種學用品、仔細閱讀學校教職員的服務手冊、瀏覽學校的各項規定,並且準備第一週需要的教材。你可能必要檢視雄生的資料,看看他們的學業成績、群性表現、生理與心理需求等;你也必須訂定班規,並且準備向學生詳細解說;製作一張學生座位表;並且把學生所應該購置的學用品做成一張檢核表,以便通知家長和供應商。
五、學生的多元歧異和班級經營
1.教師讚班級經營時,不能只從主流文化的立場來思考何者為合宜的行為
2.將學生喜愛的學習行態落時道班級經營上
3.了解團體成員之間是有差異的,文化、性別、社會階級、發展上的不同,是造成多元奇異的若干重要項目
六、由班級經營理論轉化為教育工作者的個人做法
1.必須處理的學生行為問題為何?(這一項不當行為...)
- 會對我的教學造成困擾嗎?
- 會對我的班級經營造成困擾嗎?
- 會對其他同學造成困擾嗎?
- 有明顯違反其他規定嗎?
- 需立即處理嗎?
- 需公開處理嗎?
2.本身有效與無效的班級經營行為有哪些?(教師處理這項不當行為後)
- 有效防止或減少學生不當行為——有效
- 某學生此項不當行為明顯改善——有效
- 某學生此項不當行為扔無改善——無效
- 造成或引起更多的學生不當行為——無效
3.如何形成一套自己的班級經營理念?
- 你認為教育的目的為何?
- 你認為何謂好的老師?經師或人師?
- 你認為教師在班級的角色為何?
- 你期望師生的關係為何?
- 你的強項、弱項為何?
- 你認同哪些班級經營理念?
- 你如在自律與他律取得平衡?
結語
班級經營是一個歷程,而不是一項成品。教育工作者必須隨時改進調整其班級經營的模式,以建立一個良好學習環境。
檢視以下案例之教師行為是否有效?
案例一:
陳老師一開學即訂定相當嚴格的班規(例:上課不能喝水、打瞌睡),班上同學因此動不動就觸犯規定,他也花了非常多的時間處理,但他認為學生本來就應該隨時隨地都遵守規定。
案例二:
王老師總是避免公開談論班上學生出現的不當行為,也從不當眾指責學生,他認為唯有不斷稱讚學生,才能讓學生得到自信與成長。
留言列表